江南体育14日20时至15日8时,河南省淮河以北出现大范围强风天气,其中,新乡西北部、郑州西部、许昌北部局部12到13级。
然而,5月14日起,西北地区开始大幅降温。傍晚,一股快行冷锋形成,以非常高的速度向南移动。
因此,冷空气在抵达河南后,激发了强对流云团,冷空气大风叠加强对流大风,让河南成为本次冷空气风力最大的地方,局部堪比台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这股冷空气走后,我国并不会大幅降温。相反,这次的冷空气让大气更加通透,让阳光更容易直射地面,更有利于干热气团发挥,因此接下来,北方将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倒作物、摧毁电线杆等)。
(2022·海南卷,3~5)在治理吐鲁番风沙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失败外,目前已成功引种栽培500多种植物。据此完成1~3题。
解析吐鲁番风沙危害严重,尤其是春季,每逢春季,吐鲁番便风沙肆虐,给农业造成严重危害,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遭遇大风天气,A正确;春季气温回升,严寒天气较少,B项错误;因是在苗圃中栽培,可人工浇灌,受干旱的影响较小,C项错误;春季受雨雪影响并不大,D项错误。故选A。
解析由材料“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失败外”可知,如果引种气候相似地区的作物,则不会因气候引种失败。哈萨克斯坦、阿根廷、蒙古与吐鲁番地区有相似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气候,与吐鲁番气候差异较大,引种不易成功,B正确,A、C、D错误。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②繁殖培育观赏植物,发展沙漠旅游业③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漠产业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
解析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漠产业,①③正确;发展沙漠旅游业主要是针对沙漠景观,不需要大力培育观赏植物,②错误;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不适合在该沙漠种植园进行,该种植园主要是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④错误。故选A。
(2023·1月浙江卷,3~4)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位于新疆的雅丹地貌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风力大,以风力侵蚀为主。
解析新疆东部地区海拔不高,不会出现空气稀薄的现象,①错误;新疆东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距离海洋遥远,风沙强劲,气候极度干旱,所以被视为“畏途”,②③正确;滑坡主要分布在多雨的山区,④错误。故选B。
风蚀退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1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2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2)指出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8分)
答案(1)早期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大,地表松散层风蚀强;随着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减少,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3)耕作使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表层细颗粒物增多),疏松,强风蚀季节植被覆盖度小,风蚀强度大;表层和浅层粗颗粒物含量基本一致,风蚀粗化指数基本不变。
(4)东部、南部:可因地制宜采用砾石覆盖、耕地留茬江南体育、免耕、限制放牧等措施,保护地表,减轻风蚀。
解析第(1)题,从图1过程中可以看出,风蚀过程初期,地表松散层的表层(最靠近地表的薄层,实际厚度1~2厘米)和浅层粗细颗粒的组成是一致的(图1左);随着风蚀过程的进行,细颗粒流失,粗颗粒在表层聚集(图1中),表层细颗粒含量的降低导致在同等风力条件下,地表可被风蚀的物质(细颗粒)减少,风蚀强度下降;在风蚀的后期,地表基本被粗颗粒覆盖(图1右),风力对这些粗颗粒已经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风蚀强度就非常小了。第(2)题,图2左下角图例显示,粗化指数大小用圆圈大小表示。从图中可看出,风化指数西部大、东部小,北部大、南部小。如果答“西北部大,东南部小”也是正确的。风蚀粗化指数大,表示表层与浅层粗颗粒的差异大,也就是改变大,换句话说江南体育,已经发生的风蚀强烈。风蚀量的绝对大小与风力大小、地表物质组成和地表覆盖有关,风力大、地表组成物质细、覆盖差者,风蚀强。地表组成物质本身的差异也有可能导致粗化指数的差异,但材料并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而且粗化指数比较的是表层和浅层的差值,所以地表物质组成的差异可以不考虑。这样,西部、北部粗化指数大的原因就是风力大、植被覆盖小。学生其实也应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印证上述答案,即青藏高原从东到西,降水减少,海拔升高,植被覆盖度降低。图2南部标有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受地形干扰,风力分散。第(3)题,图示区域冬季风力强劲,地表干燥,耕作导致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因此风蚀强度大。而风蚀粗化指数是表层和浅层粗、细颗粒含量之比,由于耕作导致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两层粗、细颗粒的含量差别极小,因此耕作的结果是风蚀粗化指数基本不变。第(4)题,要求提出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应特别关注“因地制宜”。本小题其实是开放的,回答也应该比较宏观,无法特别具体。西部、北部粗化指数大,也就意味着地表已经形成了粗颗粒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这些地区海拔高、降水量小、风力大、人口密度低,因此这些地区保持自然状况就是最好的因地制宜措施。南部和东部则有不同的情况。对于特定的目标,比如公路、铁路、城镇等,增加地表覆盖可有效防治风蚀,本大题的主要考查点是粗化,学生应该能想到因地制宜的主要措施——砾石覆盖。雅鲁藏布江中游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河、年楚河)地区,分布着西藏自治区主要的耕地,图2显示这一带粗化指数较小,但其风蚀强度可能比较大。这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产区,完全退耕不可能,为保护耕地减少风蚀,可采用留茬(增加风蚀季节的地表覆盖)、免耕等措施。在图示区域的东部,还有大量的草场,可通过限制放牧等措施江南体育,保护地表,减轻风蚀。
地中海飓风是在地中海地区形成并强烈发展的一种气旋江南体育,出现频率低。2023年夏季地中海异常高温,9月4日地中海飓风“丹尼尔”形成.9月10日“丹尼尔”在利比亚登陆。造成的暴雨与高含沙洪水使德尔纳(下图)损失惨重。
(1)海拔较低,地势南高北低;中南部以丘陵为主,北部沿海为平原,中部河谷南北纵贯。
(2)夏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半年水温较低,空气不易持续上升。
(3)流域内物理风化作用强,地表多松散碎屑物;地处热带沙漠区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植被覆盖率低,的碎屑物易受暴雨及其形成的径流冲刷;河床比降大,暴雨形成的洪流携沙能力强。
(4)处于飓风登陆区,降雨量大;位于出山口处,山区洪水汇流水位高;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海拔多在300米以下,整体海拔较低;其中,南部海拔较高,北部海拔较低,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从地形类型看,中南部为丘陵,北部沿海为平原;此外,根据等高线的走向,以及季节性河流的位置,还可判断该区域中部河谷南北纵贯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不难发现,“地中海飓风”与所学的“热带气旋”相近,由此便可迁移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即中心气流上升)进行反向推理。根据地中海地区的纬度位置,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可知夏半年,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抑制了上升气流的产生;冬半年,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弱,以及南下冷空气的影响江南体育,此处水温较低,空气不易持续上升。因此,无论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地中海飓风“出现频率均较低”。
(3)由图可知,德尔纳河流域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因而物理风化作用强,地表多松散碎屑物,为高含沙洪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德尔纳河流域属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干燥、的碎屑物在暴雨及其形成的坡面径流的强烈冲刷下,汇流到德尔纳河干流。根据等高线可知,德尔纳河的河床比降大,暴雨形成的洪流流量大、流速快,具有很强的携沙能力,由此形成高含沙洪水。
(4)根据材料“地中海飓风‘丹尼尔’在利比亚登陆”,德尔纳地处沿海,受飓风登陆的影响,形成大量降雨;根据等高线分布,德尔纳位于出山口处,受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水位上涨快。德尔纳地处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加之高含沙洪流在地势平缓处的淤积,造成排水不畅,进一步加剧水位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