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扛起“打头阵、当先锋、做示范”的使命担当,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树牢“
●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铸魂工程”,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举办全省水利局长学习研讨班,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治水重要论述。
● 实施先进矩阵“塑造工程”,培树一批先进标杆党组织、搭建一批创新特色平台、选树一批先锋人物。
● 深入实施党支部标准化“提升工程”,压实水利“七张问题清单”,抓实抓好水利“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 “三联三建三提升” “党建进工地”等活动。
● 全面实施清廉水利“护航工程”,启动新一轮巡察,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治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公权力监督,迭代升级“透明工程”。
● 牢牢把握选人用人正确方向,在防汛防台江南体育、大干项目、改革攻坚等大战大考中发现和使用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打通储备、培养、管理、使用各个环节,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 做好水利行业职称评审,修订水利高级工程师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面向山区26县开展水利类本科学历免费提升行动江南体育。
● 细化完善浙江水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编制水资源总体规划、水利基础设施空间规划、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规划、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农村供水薄弱环节提升改造实施方案等。
● 加强对市级和县级水网规划编制的指导,参与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开展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出台水利支持嵊泗、景宁等地高质量发展意见。
抢抓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契机,围绕水资源配置、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等三大领域,重点实施推进161项水网安澜提升工程,五年计划投资3129亿元。2023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700亿元,其中重大项目330亿元。
● 加快建设杭州西险大塘等165项水利重大项目,完成10项以上重大项目、200项以上中小型项目竣工验收。重点推进镜岭水库、莲湖水库、湖南镇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安华水库扩容等前期工作,带动新开工40项,加快浙北、浙中、浙东三条水资源配置通道等85项前期,储备投资500亿元。
●推动水利领域投融资改革,争取水利项目专项债券支持,专班化攻坚绍兴汤浦水库等水利领域REITs试点,研究省级水利投建运营平台,拓宽GEP核算范围和转化途径。加强政银企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水利项目建设。
聚焦“超标准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
● 扎实做好迎汛准备,修订完善预案方案,开展汛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修复水毁工程,调整补充防汛抢险物资队伍。
● 加快推进感知体系建设,新(改)建水位监测300处,流量监测200处。开展小流域山洪灾害综合防治研究,建设重点村落关联雨量站600处、声光电预警站500处。
● 迭代“浙水安全”应用,深化“流域防洪” “山洪联防”智能模块,构建各大流域、重要支流预报调度一体化模型,开展大中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水位动态管理试点。加强水情监测预报预警,严格落实“八张风险清单”管控机制,科学调度运用水工程。
● 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1万余处标准化管理工程的复核,新创建500余处,打造市级标准化管理工程200个,认定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20个,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率达到60%。
● 加快实施系统治理,完成水库、大中型水闸、海塘安全鉴定175个,实现到期动态清零。推进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常态化,二类坝水库存量全部开工。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开工900座、完工600座。
● 开展水利工程功能融合、开放共享研究试点江南体育,积极发挥“水利+生态+民生”综合效益。
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六项机制”建设试点,构建水利安全生产全链条工作体系。
● 组织完成50个在建工程项目稽察、稽察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40个项目安全生产巡查和4个地市质量监督履职巡查。统筹监督检查事项,推进“综合查一次”。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
● 开展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实现水利三类人员证书跨省通办。动态修订造价定额,制定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完善招投标示范文本体系。
将民生实事纳入水利争先创优考评体系,着力推进“2+4”工作,加快杭州西险大塘、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建设江南体育,开工海塘安澜工程110公里,更新改造灌溉设施1500座,整治病险山塘450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00座。完成全省重要江河干堤加固80公里以上。将“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与水利“百县千企万村”行动服务结合起来,帮助地方解决难题。
● 印发《浙江省农村供水薄弱环节提升改造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农村供水“补短板、强统管”行动,提升改造农村供水薄弱点,推进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
● 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50万亩,圩区整治20万亩。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力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 制定出台我省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治理水土流失350平方公里,创建7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
● 实施1000千瓦以下小水电站“两不八有”创建,完成200座以上小水电站标准化复评,开展5个以上生态水电示范区建设,提升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实时监控率至60%。
● 出台《浙江省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完成县级全域幸福河湖规划编制,发布全域幸福河湖指标体系江南体育、建设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培育一批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示范县。
●以流域、县域为单元,着力推进“八带百廊千明珠万里道”建设,高质量建成美丽河湖100条、城乡亲水节点400个、水美乡镇100个,完成中小河流治理500公里。
●着力推进天台、诸暨、柯城、建德、平阳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建设,完成灵山港流域国家幸福河湖建设。
● 深化节水惠企政策,探索与水效相关的差别化水价制度,制定供水企业节水减费办法,推进一批水权水市场改革试点。
● 推进宁波、义乌、玉环等6个再生水配置国家试点,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全省达标率突破80%。
● 推进水源分质供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重点推进5个工业水厂、15个再生水利用项目。新增省级节水教育基地10个以上,公布新一批“节水行动十佳案例”。
● 抓好省市县用水双控目标落实,开展跨县江河水量分配。 出台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指导意见,开展大中型水库生态流量目标复核。发布新一轮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 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建立健全违法取水行为查处机制。新改建取水计量在线个。修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做好年度考核工作。
● 持续迭代浙里“九龙联动治水”应用,提速“水利大脑”建设,完善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高质量完成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9项试点任务,加快水利感知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启动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建设。
● 提升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联防联控能力,夯实水利数字化改革网络安全根基。
● 健全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和河湖长履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平台作用。
● 组织推进重点河湖健康评价,组织制订新一轮“一河(湖)一策”方案,扎实推动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 组织开展重要河湖水域生态空间保护等专项行动,推动全省5万名河湖长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全力做好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河湖保障工作。
● 推动水利科技创新平台迭代升级,争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项以上。加强重大问题科技攻关,组织实施21个水利联合基金项目,再立项10项。深化“工程带科研”,指导推动海塘安澜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在水利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置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关键技术及应用专项。
●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建设网上科技市场水利分市场。出台加强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的制度,制(修)订地方标准10项以上。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参与国际水治理管理领域科研合作项目。
● 总结推广河权改革、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经验。优化水旱灾害防御机制,积极推进小流域山洪防御一竿子到底、水利工程灾害保险等改革探索。深化农村水利建管体制改革,探索农业用水收益融资模式,在平湖市等地开展以水费收缴为重点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投融资机制改革试点,开展水库山塘退出机制改革。
● 争取修订《浙江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做好《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修订前期工作,牵头梳理涉水法律法规事项。完善水行政执法协同机制,探索建立涉水高频违法行为处罚办案指引。
● 聚焦“八八战略”20周年、河长制20周年、3·22世界水日、浙江省节水行动3周年等重大节点推出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最美水利人评选,启动全省第一批水情教育基地设立。完善水利“强宣传”机制,做优做强浙江水利“一网两微五号”媒体阵地。
● 全面完成水文化遗产调查,出版发行地方特色的水文化系列丛书《浙水遗韵》,开展省级水利遗产、水工程和文化有机融合典型工程评定,编制水文化遗产保护规范、重要水利工程遗产倾斜摄影技术导则,不断优化“浙水文化”应用。